摘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不仅是一篇写人叙事的经典怀旧散文,也是一篇启迪教育、解剖自我的语文教师培训范本。该文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心无旁骛、潜心学问的专注精神;腹有诗书、博闻强记的丰厚学养;有滋有味、魅力无穷的个性课堂;入乎其内、物我同一的情境体验;润物无声、震撼心灵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演讲启示 专注精神 丰厚学养 个性课堂
情境体验 情感教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实秋先生撷取学生时代清华演讲的记忆片段来表现梁任公的治学为人特点,并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的一篇怀旧散文。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细腻生动的叙写中。教罢本文,我反复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作为学生的梁实秋在时隔几十年后依然对老师的这一次演讲记忆犹新?如果从语文教师个人素养和能力角度审视,从语文教育教学层面反思,我们又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一、 心无旁骛、潜心学问的专注精神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固然有感愤于军阀黑暗统治而离开政界的客观原因,但他积极投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还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膜拜。组织共学社、讲学社,受聘南开大学,主持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担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馆长,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精深研究都是有力的明证。反观当下的教育界、语文人,我们有多少能拒绝物质利益的诱惑,像当年的任公先生一样真正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们是否能挣脱尘世的纷扰和名利的缰绳,安顿好自己躁动的心灵,去潜心育人,用心教书?我们有几人能摆脱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桎梏和束缚,以反思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语文教育和课堂教学?梁实秋先生在与当时那些热衷政治、远离学术的追名逐利者两相比较后,不由得感佩地反问到: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面对当下一些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教育者和语文人,我不仅也想问问:能专注,能坚守,有智慧,有担当的摆渡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二、腹有诗书、博闻强记的丰厚学养
启超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部《饮冰室合集》洋洋洒洒,一千四百万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正是因为有如此丰赡的积累和宏阔的视野,才有了“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的精彩表现。“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说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任公先生在演讲中旁征博引、顺手拈来所迸发的文化气场,以及师生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文化效应,也值得当下语文人观照和自省。唯有学识方能绽放自己,唯有学养才能俘获学生。语文当属百科,语文教师应为杂家。除应掌握音韵学、文字学、文学等相关专业性知识以外,还应涉猎储备史学、哲学、文化艺术、审美鉴赏等其他学科关联性知识;除了关注课本、教参、教辅之外,也应多读与语文教育教学有关的书报。如此,才会视野开阔,思想日新,积淀丰沛,学养深厚。
可现实情况是:一些教师对教材、教案情有独钟,烂熟于心,却对名著经典、哲学美学等人文读本不屑一读;有的多年屈从于教参、教辅的权威,惟命是听,亦步亦趋,自己却从未主动订阅或借阅一本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报刊来洗礼思想,更新观念。阅读是教育的灵魂,是语文的命脉。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是很可拍的,他永远只能成为一群没有思想的“奴隶”的首领;一堂没有书香弥漫的课堂是很无趣的,师生永远只能在绝美的精神胜景外无聊的逗留。尤其在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学习任务群作为核心课程内容的今天,如何以阅读为抓手,打开师生的眼界,提升思维的品质,历练读写的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当直面和回答的课题。
三、有滋有味、魅力无穷的个性课堂
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复合性知识和强劲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在课堂上异彩纷呈、个性十足地展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技艺。或新颖导入,或动情诵读,或激情讲授,或工美板书,教师以个性而魅力四射,课堂因个性而回味无穷。梁实秋先生为何相隔多年仍然对任公先生的一次极为平常的演讲如此记忆深刻、难以忘怀?幽默率真而又“极简短的开场白”、“沉着而有力”、“宏亮而激亢”的声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的激情表演,“大汗淋漓,状极愉快”的现场效果,都是任公先生个性演讲的生动写照,也是学生念念不忘、铭记终身的重要原因。
透视当下语文教师和课堂,照抄照搬他人文本解读成果者有之,盲目借用和模仿他人课堂结构和教学风格者有之,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僵化单一者有之,教师无个性,学生无兴趣,课堂无生气,已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真实现状。如何解决语文教师去个性化、课堂教学无个性味的教学“审美疲劳”?如何突围千人一面、万课同味的教学困境?首先,教师应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夯实个人专业能力,为个性化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还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步伐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扬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同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富有个性教学特征的名师或同行学习,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虚怀若谷、广开言路,俯下身子倾听学生意愿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手段,拓展课程资源,都不失为弥补教学个性缺失的有效途径。
四、入乎其内、物我同一的情境体验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体验既是深刻独特的心里感受,也是一种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内在情感的教学策略。为什么任公先生讲到《桃花扇》“高皇帝,在九天……”时“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为什么讲到杜甫诗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无不与变法失败,光绪囚禁,军阀混战,护法告捷等个人政治机遇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试想,如果在演讲时任公先生没有融入自己的政治遭遇和生死感慨来解读作品中的深沉情感,怎会以巾拭泪,悲喜交加呢?至于梁实秋先生在多年后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箜篌引》的场景,既与当时渡河所见之景象有关,也因抗战时期无数志士仁人义无反顾、捐躯赴难的豪迈壮举生发感兴。也就是说,先生当年入情入境、观照自我的体验式讲解和作者自己融入时代、感同身受的体验式见闻,才是似曾相识、“哀从中来”的主要原因。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高度契合的学科,唯有在活动中体验,在情境中参悟,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才会逐步得到滋养和培育。没有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永远读不出文字背后深藏的喜怒哀乐,而只能在言语表层观望徘徊;没有写作中的生活体验,永远无法触及社会的痛点,表达人生的思考,只能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没有师生一体的互动体验,课堂永远没有情感的交流,生命的共振,只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岑寂。
五、润物无声、震撼心灵的情感教育
正如文章所言,梁实秋之所以对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和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作者之所以对这次平常的演讲感动不已,挥之不去,除去任公先生本身演讲逼真、生动以外,先生于“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于学生而言,这启迪领导是先生谦逊、严谨、勤勉人格的熏陶和濡染;对老师来说,这强烈的情感是忧国忧民、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的流露和传递。没有一丝不苟、率先垂范的人格引领,没有爱国救国、心怀天下的济世情怀,想必这次演讲的印记不会那样深刻,心灵的触动不会那么久远。
任公先生以情动于衷、沾溉后世的演讲为我们构建了人格培养、情感教育的生动课例。知识教育让人更加睿智,情感教育让人更加完整。知识教育可以造就人,情感教育可以拯救人。“教育活动如果只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成长,就是无视生命个体的成长,也就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教育也就必然会异化。”在“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以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群为载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与时俱进更新育人理念,重树育人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实践创新的学生核心素养;如何把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彼此促进;如何在读写实践和语文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都是新时期语文教育人应当思考和解答的问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不仅是一篇写人叙事的经典怀旧散文,也是一篇启迪教育、解剖自我的语文教师培训范本。它既暗指了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从业态度(专注的精神)和执业的重要保障(渊博的学识),也实证了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手段(情境体验);既感召了语文课堂应当追求的高度(个性课堂),也丈量了语文教育成功的标尺(丰盈的情感,健硕的人格)。读罢此文,心中常想:如果自己能在躬耕杏坛时如任公先生般演绎激情飞扬、超越时空的一课,那是何等满足和无憾!如果普天之下的语文教师都以先生的学识学养为标杆,以先生的为师风范为榜样,语文教育的天空该是多么高远清朗,学生精神成长的园地该是多么芳草萋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
3.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2002.